以下均为个人观点,并且很多都不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只是考虑到文章的受众,因此命名为大学生活杂谈。
By Jia Zhang
帕斯威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苇草。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而在其中有着太多可以束缚我们的东西。但没有什么能够束缚住一个人的思想。没有人能从你的脑子里面夺走你自由思考的空间,除了你自己。有了思考的能力,人就能像莎翁所说的一样:即使被囚禁在一个果壳之中,仍自认为是无限宇宙之主。
思考对一个人太重要了。其他的东西不过是身外之物。你的财富可以离开你,你的手下可以背叛你,你的武器可以被夺取,你的肉体可以被囚禁。但是只要你还活着,你的思考将会伴随你一生。
在电影《1942》中,张国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后来他也实现了自己的预言。在盛世,也许我们可以依靠很多外在的东西而自全其身。但在乱世中我们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思想和人格。而我这个人就比较喜欢乱世。不过,即使在盛世也不是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恰恰相反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而我们只有努力去思考才能把握住这一切。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很多高中生/初中生,喜欢把笔记记得十分的漂亮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在其中。反而不如一些没有笔记本只有一堆草稿纸的人学习好。究其根本,笔记本只是他人思想的记录,而草稿纸却是你自己思想的载体。没有自己持之以恒的思考,总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思想,这样也许能应付一些问题,但终究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果只是忙于做很多繁琐的工作,而没有抽出时间来思考。那么最后取得的成效往往不佳。还是以大家最熟悉的高中学习来举例子,例如上课的时候,假如一个老师讲的非常烂,有的同学就会选择自己不听课然后在下面写作业,而有的人在听课却又不是在完全认真的听这个老师讲的烂课,而是把老师当成自己思考的报幕员,当老师提到一个概念/定理的时候,他自己会去思考相关的问题。这种学习方法我称为发呆学习,因为这个时候由于外来信息比较少所以整个人处在一种比较呆滞的状态。而此时看似呆滞的大脑其实在思考一些平常不呆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发呆是思考的一种重要手段。根据我的观察,在老师上课的时候选择半只耳朵听课,一边听一边自己思考相关的话题的人,最后对相关主题的理解往往比那些忙着做作业的人要强。
所以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让自己去思考。自己向自己提出疑问,然后自己解答。这正是一个人成长的方法。不论是职业技能的成长还是人生的成长都是这样。
人类是一种很神奇的物种,当他们刚开始遇见不一样的人时候,他们会排斥,然后发现自己无法改变之后,人类就会适应。这就是人类:人总会适应那些他们无法改变的东西。因此如果你在某些方面和别人不同,不妨刚开始就亮出来,当人们发现他们无法改变的时候他们也就适应了。甚至可能反过来维护你,夸你有个性。因此没必要事事和大家保持一致。
避免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事先双方都把自己的诉求亮明,然后在谈判桌上进行商量。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主权国家都在这么干的。所以如果你在生活中预料到会和别人发生冲突,那么就应该去和别人商量。注意我说的是商量不是让你去骂人。最不好的一种行为就是自己明明有个诉求被别人侵犯了还一直不说,然后别人可能也许是无心,也许是觉得无所谓,就没有改(废话,没有外力的话小球会改变自己的运动轨迹吗),结果积小成多,小矛盾硬生生憋成了深仇大恨。
好好吃饭,保持营养,保持睡眠,保持卫生,比啥都重要。